據俄羅斯衛星網消息,當地時間3月29日,埃及總統塞西宣布蘇伊士運河河道的疏通工作成功完成。據法新社消息,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表示,卡在蘇伊士運河的“長賜號”重新上浮之後,運河還需三天半就可以恢複暢通。目前擱淺貨輪已經完全恢複至正常航道。
事故原因是自然還是人爲?
“長賜號”在當地時間周二陷入擱淺。起初,一陣突如其來的強風和阻擋視線的沙塵被認爲是罪魁禍首。當時的風速記錄爲40節,約等于一小時74公裏。
但是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說,這不是這艘船擱淺的唯一原因,可能還存在技術或人爲失誤。
據彭博社報道,在擱淺前的片刻,“長賜號”行駛的速度顯然快于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設定的限速。彭博社援引自己的數據稱,“長賜號”在擱淺前12分鍾記錄的速度爲13.5節,而通過運河的最大允許速度在7.6節至8.6節之間。
未來再發生阻塞怎麽辦?
地中海和紅海之間不斷變化的天氣狀況,加上通過蘇伊士運河航行的大型船只,增加了未來發生航道堵塞事件的風險。如果能開啓第二條橫貫北極的平行航道,或許能爲未來堵塞事件分流部分海上交通,確保船舶仍然有航道可以走。
|